x 广告
当前位置: 资讯 > > 正文

环球百事通!“招硕引博”助力产业转型升级—— 2000高端人才扎根荆门演绎精彩人生

2023-02-24 10:48:54 来源:湖北日报

编者按

人才是第一资源。产业发展,人才是关键。2011年以来,荆门市持续开展“招硕引博”工作,累计引进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、博士研究生2000多人。


(资料图片)

2月10日,荆门市再次发布“招硕引博”公告,2023年计划引进硕士、博士高层次人才2052名,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、硕士工作满一年后分别给予15万元、6万元人才津贴;企事业单位招聘的硕博人才在荆门首次购房给予博士10万元、硕士6万元补贴……该市人才招引力度进一步增强,将为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近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5位通过“招硕引博”落户荆门的博士、硕士,倾听他们在荆门成长的精彩故事。

格林美博士何锐 帮荆门“画圆”锂电产业链

何锐介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流程。

文/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通讯员 欧阳璐 马琳

2月17日,格林美(湖北)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正在保养检查。这条投资上10亿元的产线,对格林美来说是个宝,让其同时拥有了高镍三元前驱体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。

“这个用陶瓷制成的匣钵耐900—1000摄氏度的高温。一个匣钵可以装6公斤左右的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,经过煅烧、粉碎等多道工序,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变成高镍三元正极材料……”产线旁,该公司总经理何锐认真地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生产工艺流程。

34岁的何锐戴着眼镜,是个标准的“理工男”,聊起专业知识时一板一眼,眼神中透露出专注。

何锐告诉记者,他是汉川人,2018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化学专业。2019年9月,他加入格林美,随后入职格林美博士后工作站,2021年底出站后开始负责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制造相关的管理工作。

“生产线的稳定性至关重要,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‘磁性异物’,即铁、铬、锌等元素,过多的磁性异物会导致电池自放电,甚至起火、爆炸。”手指生产设备,何锐回忆,刚建成的生产线处于调试状态,为了将最重要指标磁性异物含量控制到5ppb以下,他2022年春节期间24小时坚守在公司,直到产线正式投产。

“今年8月,剩下的1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也将投产。这对公司而言是从‘0’到‘1’的突破,对已有亿纬锂能、新宙邦、恩捷、科达利、本征方程等锂电行业龙头的荆门来说,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也将‘画圆’。”何锐说。

何锐的专业与敬业得到了格林美充分的信任和重用,去年2月11日,何锐被聘为格林美(湖北)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。此外,格林美在生活上也给了何锐一个又一个惊喜。

“入职后,公司给我分配了160平方米的高级人才公寓,离公司10分钟左右车程。去年底,公司又奖励我一辆岚图新能源汽车,解决了我住房和出行问题。”谈起生活的便利,何锐一脸兴奋,“虽然工作忙,但节假日能去周边万达广场逛逛,运动、休闲应有尽有。”

“公司和政府的关爱让我更加坚定了留在荆门发展的信心。我愿付出青春与热血,去建设这片爱我护我的热土!”何锐表示,现在的他已将荆门作为大展宏图之地。

沙洋“硕士镇长”李威 实干是青年最好的成长阶梯

李威检查绿化情况。

文/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孔明明 蔡代明

2月16日,离沙洋油菜花节举行还有一个月,作为举办分中心的五里铺镇,准备工作已提前进行。

当天一大早,镇长李威就独自乘车察看油菜花期、游客必经公路五洋线绿化改造和岳飞城景区活动准备等情况。

李威2012年从华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,是沙洋首批“招硕引博”人才。经过县委办职员、后港镇组织委员、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等岗位锻炼后,李威快速成长,去年升任五里铺镇镇委副书记、镇长,系沙洋县年轻镇长之一。

李威成长的秘诀是啥?答案只两个字:实干。

“组织重才、惜才、爱才,让自己深信,在这里只要努力实干,就会收获成长。”李威介绍,硕士毕业时,自己与广汽集团达成就业意向,也通过了湖南临湘市招考,但最终选择留在沙洋,主要是一来就感受到沙洋良好的用人环境,工作上领导高看一眼。

心中埋下信念的种子,实干便一直与他相伴。

李威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县委办,事情多、任务重,经常加班,但细心又耐心的他,将工作干得井井有条,从不叫苦、怕苦。

2015年8月的一个周六,晚上11点半,回大冶老家探亲的李威突然接到电话:次日8点到办公室加班。

李威匆匆出门,央求过路货车捎带到鄂州葛店,然后打出租车赶到汉口火车站,凌晨4时10分赶上到荆州的火车。荆州站下车后,再打车到沙洋,终于赶在7点40分到了办公室。

2016年,李威调任后港镇组织委员,当时沙洋正推行秸秆禁烧,到任当晚就加班,次日凌晨4点仍在有偷烧秸秆的地点灭火。早上5点,一夜没有休息的李威,累瘫在接待室,短暂休息后,8点半又回到岗位上。

2018年任后港镇党委副书记,李威分管防汛等工作。后港镇紧邻长湖,防汛是头等大事,每年汛期,李威吃住在重点险工险段盯防。2020年,长湖遭遇超历史洪水,后港集镇部分地段水深半米,包保集镇的李威,连续一个多月没回家。

作为湖北第三大湖泊,长湖沙洋境内岸线长达150多公里。2020年,李威调任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时,恰逢长湖拆围、禁捕,习惯了“靠水吃水”的群众,不时非法捕捞。

“执法艇扎实转一圈,要2.5个小时。”李威说,执法费时费力,有的群众还不理解,但为了保护长湖生态,他带领执法队坚持每天执法。

去年11月,李威调任五里铺镇镇长。一到任就遭遇疫情,集镇封控,因密接隔离,镇政府工作人员只剩9人,工作千头万绪,前后10天,他硬是挺了过来。

“基层是青年成长的厚实沃土。”李威说,在沙洋工作10年多,一路收获成长。

荆楚理工学院詹红菊博士 情定家乡科研不辍

詹红菊博士。(受访者供图)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通讯员 欧阳璐 刘明

“党和政府这么重视科技创新,我们科研人更要把握当下,拼搏奋进!”2月14日,荆门市委、市政府召开2022年度表彰大会,作为获奖集体代表,站在颁奖台上的詹红菊内心充满了自豪。

近年来,荆门对科研型人才求贤若渴。2013年底,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詹红菊,收到荆楚理工橄榄枝后,决定返回家乡荆门继续科研之路。

实际上,这是她第二次结缘荆楚理工。2004年,湖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的詹红菊到荆楚理工做访问学者。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,她挤出时间备考,2010年顺利考上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。

2012年,荆楚理工同时成立药物与优化合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、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。平台启动在即,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、药学博士杨希雄多次电话联系詹红菊,希望她重返该校化工与药学院,负责平台工作。在多次沟通后,荆楚理工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詹红菊。

“回来后身上担子很重,3个平台一班人。”詹红菊回忆,2014年,荆楚理工为3个省级科研平台从国外购买的设备陆续到货,为了在厂家技术人员回国前学习操作方法,詹红菊和团队加班加点“泡”在实验室里。没有设备,就自己动手装;仪器出故障了,自己修理。那段时间,詹红菊经常是白天忙着上课,晚上加班做实验。

“以前,化工与药学院仅有一台价值20多万元的安捷伦1100液相色谱仪。现在,3个平台设备的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。”一台台价值不菲的专业设备逐渐投入使用,学院科研实力大大增强,詹红菊打心眼里高兴。

随着平台运行步入正轨,荆楚理工为人才提供的科研支持力度不断增大,詹红菊的科研成果接二连三。2019年,她作为项目组重要成员参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“合成新型吸附甲醛笼状物材料”的研究,成果获得合作方充分肯定。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的科技项目“盐酸哌泊索仑的工艺研究及其产业化”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。

此外,詹红菊与福力德鞋业、鑫荣橡塑制品、金汉江等企业紧密合作,合同总金额300多万元。2021年底,詹红菊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,并兼任荆楚理工学院化工与药学院科研副院长,开启了教学、科研新征程。

特飞所硕士罗朋 为大国重器AG600编写飞行“操作指南”

罗朋(右)在做飞机模型水动性能试验。

文/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马斌

2月16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行走在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(以下简称“特飞所”)园区内,蓝天白云下,一架两米多长的飞机模型矗立半空,势如起飞冲天。

“这架模型是1976年在荆门漳河水库首飞成功的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‘水轰5’,是老一辈航空人在打垒营房里、在床板支成的绘图桌上,用无数辛勤汗水研制成功的。”该所团委书记罗朋自豪地说。

罗朋是大冶人,2017年河海大学硕士毕业。作为该校优秀毕业生,罗朋有多个就业意向,但他选择了特飞所。

“回荆门跟回家一样。”罗朋说,自己本科在荆楚理工学院就读,当时对特飞所有些了解,毕业时恰逢荆门“招硕引博”,政府有人才补贴,自己专业对口,女朋友还可以一起过来工作,让自己坚定了留在特飞所水动力研究中心的决心。

水动力研究中心主要开展现代航空、舰船等型号任务的水动性技术攻关。罗朋入职该中心时,正值2018年首飞成功的我国首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“鲲龙”AG600试飞试验关键阶段,他有幸参加了该飞机水动性能试验技术研究工作。

罗朋介绍,水动性能试验是实机建成后、首飞前各项试验中最关键的一环,主要通过缩比飞机模型,模拟实机在真实水域中的起降特性和水载荷性能。

在这关键的一年里,“鲲龙”试验上万次,罗朋参与其中。每天一早,罗朋和同事一起,运用飞机模型模拟实机在水面滑行时的姿态,详细记录飞行数据,最终换算出实机飞行数据,形成实机飞行“操作指南”,为“鲲龙”AG600成功首飞提供保障。此外,罗朋还参加了AG600汲水改型试验,具体负责汲水系统试验方法设计。去年9月,AG600汲水型在漳河成功进行首飞试验。

海鸥300是特飞所自主研制的一款轻型水陆两栖飞机。2020年,该机水上试飞试验时,受疫情影响,用于试验的某种传感器采购不便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罗朋查阅了大量外文文献,成功研制出该传感器,其精度优于国产同类型号,目前已小批量用于海鸥300飞机试验试飞上。

“感谢荆门给了我成长的舞台,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。”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罗朋说。

特飞所水动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徐表示,招硕引博带来了新鲜血液,对特飞所人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,罗朋在水动力研究中心很快成长为骨干。

京山轻机“90后”博士王书标 乐向工人师傅“取经”

王书标博士在工位上。

文/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童晨曦 通讯员 余舟

2月19日下午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市的京山轻机技术中心研究所,穿过走廊和休息区,工程师办公室内一块写满英文的白板格外引人注目。

“每周五下午,我们都会和国际部的同事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,每个工程师署名留言,根据留言进行演讲,下周的主题是Wet End(湿部)。”京山轻机技术中心研究所工程师王书标,指着白板第三行他的署名留言介绍。

现年32岁的王书标是荆州洪湖人,2021年底结束了他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硕博连读,求学期间曾获全国起重机比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,参与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。

为何选择机械工程专业,一读就是10年?王书标说,虽然机械工程是一门传统的学科,就业待遇也不如计算机、新能源新材料等热门专业,但他认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,他希望通过干实业回报社会。

“能在京山轻机这样的行业龙头工作,我非常满意。”王书标说,因为一直有“实业报国”梦想,毕业时恰逢荆门“招硕引博”,便与京山轻机一拍即合,成为京山轻机技术中心研究所工程师。

技术中心研究所主要开展项目研究,大到新机型的设计,小到解决一些机械运行时出现的问题,都属于研究所的职能范畴。王书标入职后第一个完成的项目是解决一款堆码机的抖动问题,一位老工程师3个月就能完成,王书标前后花了6个月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。”王书标说,这个小挫折没有浇灭他的热情,反而让他明白实践的重要性,并运用到目前公司原纸架新机型的设计工作当中。在京山总部车间3个月的实习期内,王书标抓住机会向工人师傅“取经”,返回武汉后经常预约专车,前往总部调研。

在王书标的工位上,摆着两份文件,其中一份是SCI(美国《科学引文索引》的简称)一区期刊的论文,论文上圈圈划划,记满了笔记。王书标说,这篇论文有很多结论和数据对新机型的研发非常有用,他特意打印下来认真研读,并打算前往京山,在车间内实操对比论文的数据。

桌上另一份是荆门市人才“引育留用服”一揽子措施文件和“荆英卡”。入职京山轻机后,王书标享受到了荆门市的安家补贴优惠政策,1月18日,荆门市举行“博士创新创业联盟和人才服务联盟”活动,让他感受到了荆门市对人才、科技的重视和留住人才的决心。

关键词 湖北日报 京山轻机 荆楚理工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直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